糖皮質激素在貓皮膚病中的使用
發布時間:2021-12-09 11:18:55
糖皮質激素在貓皮膚病中的使用
糖皮質激素(GCs)是具有抗炎作用的一類藥物,但同時會對機體其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。盡管人們在抗炎治療中已有諸多進展,但在貓科醫學中GCs仍然是最常見的處方藥之一相比于其他物種,貓不容易出現由GC引起的副作用,但仍可能出現潛在的嚴重副作用。理解這類藥物如何發揮作用,以及貓本身對GCs治療的反應和獨特的劑量需求,是優化病例管理的關鍵。
作用機制
糖皮質激素可通過多種機制發揮作用,包括基因和非基因效應。
各種糖皮質激素相對藥效和持續時間
短效
氫化可的松>12h(相對氫化可的松的效力1)
可的松>12h(0.8)
中效
潑尼松龍12-36h(4)
甲基潑尼松龍12-36h(5)
曲安奈德12-36h(5-40)
長效
地塞米松>48h(30)
倍他米松>48h(25-40)
帕拉米松>48(10)
貓使用糖皮質激素的關鍵點
使用潑尼松龍替代潑尼松(潑尼松是一種無活性的前體藥物,必須經過肝臟轉化作用形成有生物活性的潑尼松龍)
貓需要的糖皮質激素劑量是犬的2倍
劑量需要根據瘦體重計算
一天中給藥的時間并不重要
糖皮質激素對貓的副作用
碳水化合物代謝
糖皮質激素可干擾碳水化合物的多種代謝途徑,從而造成胰島素抵抗,且有可能引發糖尿病。
皮膚
糖皮質激素可使皮膚發生萎縮,造成表皮層和真皮層變薄、毛囊萎縮、容易發生挫傷,且創傷不易愈合。這些作用是由于角質形成細胞和真皮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受到抑制,同時成纖維細胞產生的各種蛋白也受到抑制。
肝臟
類固醇性肝病可能發生于貓,但不太常見或難以檢查到。糖皮質激素引起的犬肝臟增大是由糖原沉積導致的空泡化肝病引起。是犬特有的。
心血管
對貓來說,在許多病例中GCs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關,即使在沒有已知心臟病的情況下也是如此。
行為
GCs也對行為有著明顯影響,但不像其他副作用那樣頻繁出現。
總結
在為貓制定有效的GC治療的計劃時,要始終牢記物種間的差異。貓與其他物種之間在GCs的吸收、代謝、藥效強度以及預期副作用方面的關鍵差異,會影響獸醫對CC種類、GC劑量,及必要的監測方案的選擇。了解這些差異對于合理管理病例至關重要。